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808-7372

加入收藏
浏览全部产品分类
发布日期:2021/6/29 8:10:00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主持承担的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宇宙网络结构对星系性质的影响”取得重要进展。来自中国、德国和爱沙尼亚的学者利用斯隆星系巡天(SDSS)数据,分析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构(Cosmic Filaments)中星系的动力学特性,首次发现了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构的旋转信号。研究结果表明,角动量可以在大约上亿光年的大尺度上产生,这是以往未预料到的。相关研究成果以Possible observational evidence that cosmic filaments spin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上。

研究团队利用斯隆星系巡天样本,通过使用复杂的映射方法,从星系分布找寻到纤维状结构。通过仔细测量纤维结构两侧星系的红移差异,研究团队发现其中一侧总是远离观测者,而另外一侧是靠近观察者。这表明纤维结构显示出与旋转一致的清晰信号。

在宇宙学背景下,如何产生角动量是宇宙学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结构形成的标准模型中,当物质从低密度区域流向高密度区域时,早期宇宙中存在的小的高密度区域通过重力不稳定性增长。这种流动是无旋的: 早期宇宙中没有原始自转。因此,任何旋转都必须在结构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然而,目前对结构形成的理解能否预测纤维状结构本身是否也在旋转,尚不明确。这或许指引学界需要对当前结构形成理论进行更深刻的理解,亦或需引进其他新的机制来解释这一结果。

此外,纤维状结构在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对星系自旋产生较强影响,经常调节星系及其暗物质晕旋转的方向。纤维结构本身旋转的发现表明,它们可能会影响其内部星系的角动量的起源和演化。

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德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重点项目以及中国空间站巡天望远镜科学研究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图1.纤维结构旋转艺术想象图,图片来自:AIP/ A. Khalatyan/ J. Fohlmeister

图2.纤维结构(Filament)的旋转曲线。红线表示远离观测者的一侧,蓝线表示靠近观测者的一侧

内容来源于  中国科学院

上一篇:宁波材料所在超轻超柔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
下一篇:研究揭示二维荧光功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纳米片在水中离子检测传感的应用优势

谱析_标准物质中心  版权所有_京ICP备1302337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