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管、移液器大PK
移液管、移液器都是大家平时配标准溶液和量取液体的常用实验器具。
移液管是用来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的量器。移液管是一种量出式仪器,只用来测量它所放出溶液的体积。它是一根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的细长玻璃管。其下端为尖嘴状,上端管颈处刻有一标线,是所取的准确体积的标志。
常用的移液管有5,10,25,50和75mL等规格。通常又把具有刻度的直形玻璃管称为吸量管。常用的吸量管有1,2,5,和10mL等规格。移液管和吸量管所移取的体积通常可准确到0.01mL。
1、移液管的使用
移液管的操作嘴误常出现在对管尖咀部溶液的处理上。从移液管中放出溶液后,管尖咀部仍留有少量溶液,而此管尖咀部留存的溶液是不能吹入接收瓶中,因为在校正时,未将此液体计算在内。但也不能放出溶夜时将移液管悬空而不靠在接收容器上,这样尖咀部停留的溶夜就较多,且有滴溶夜会悬在咀尖,造成很大的滴定误差。
正确的方法是:左手拿接收容器并使之倾斜,右手拿移液管并将管尖紧靠在接收容器内壁,松开手指使溶液自然流下,液体全部流出,过15秒钟再取出移液管。
2、移液管标识的意义
移液管一般标有:“快”、“A”、“B”、“吹”四种符号:
(1)“快”或者“B”的表示:你看到液体放完,再等三秒钟;转移的液体量就达到标明的液体体积了;
(2)写着“A”的管子:与“快”相对;这种管子一般都很贵,精确度较高,等看到液体转移放完之后,需要再等待15秒钟才能让移液管离开容器壁;
(3)“吹”字意思是:等放液结束,需要用洗耳球移波管尖端残存的夜柱吹到容器里,才算是达到目标体积;
(4)“A”管很少有带“吹”的,带“吹”的般都是“B"或“快”的管子。
注意事项:
1.移液管(吸量管)不应在烘箱中烘干。
2.移液管(吸量管)不能移取太热或太冷的溶液。
3.同一实验中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支移液管。
4.移液管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洗干净,置于移液管架上。
5.移液管和容量瓶常配合使用,因此在使用前常作两者的相对体积校准。
6.在使用吸量管时,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次都应从最上面刻度(0刻度)处为起始点,往下放出所需体积的溶液,而不是需要多少体积就吸取多少体积。
7.管身标有“吹”字样,需要用洗耳球吹出管口残余液体。没有的千万不要吹出管口残余,否则引起量取液体过多。
移液器又称移液枪,是一种用于定量转移液体的器具。在进行分析测试方面的研究时,一般采用移液器(pipette)移取少量或微量的液体。移液器根据原理可分为气体活塞式移液器(Air-displacementpipette)和外置活塞式移液器(Positive-displacement pipette)。气体活塞式移液器主要用于标准移液,外置活塞式移液器主要用于处理易挥发、易腐蚀及粘稠等特殊液体。对于移液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一些细节操作,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
移液器使用注意事项
1.吸取液体时一定要缓慢平稳地松开拇指,绝不允许突然松开,以防将溶液吸入过快而冲入移液枪内腐蚀柱塞而造成漏气。
2.为获得较高的精度,吸头需预先吸取一次样品溶液,然后再正式移液,因为吸取血清蛋白质溶液或有机溶剂时,吸头内壁会残留一层“液膜”,造成排液量偏小而产生误差。
3.移液器反复撞击吸头来上紧的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长期操作会使内部零件松散而损坏移液器。
4.移液器未装吸头时,切莫移液。
5.移液器严禁吸取有强挥发性、强腐蚀性的液体(如浓酸、浓碱、有机物等)。
6.严禁使用移液器吹打混匀液体。
7.不要用大量程的移液器移取小体积的液体,以免影响准确度。同时,如果需要移取量程范围以外较大量的液体,请使用移液管进行操作。
8.使用时要检查是否有漏液现象。
方法:吸取液体后悬空垂直放置几秒钟,看看液面是否下降。
如果漏液,原因大致有一下几方面:
8.1 枪头是否匹配;
8.2 弹簧活塞是否正常;
8.3如果是易挥发的液体(许多有机溶剂都如此),则可能是饱和蒸汽压的问题。可以先吸放几次液体,然后再移液。
移液枪和移液管比较
首先,从使用的舒适性来说,移液器完胜于移液管。现在的手持式移液器,其外观设计中,已越来越多地掺入了人体工程学原理,使得移液器使用起来更为方便,更显人性化。
其次,从计量准确度来说,移液器的准确度,已经远远高于移液管。现在的微小容量移液器,已经能够计量到0.1微升级,完全能够代替移液管从事要求严格的实验活动。事实上,对于很多要求较高的实验活动,移液管的准确度是无法达到要求的。
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移液管一般采用玻璃材质,而玻璃的导热系数高于移液器的塑料壳体,也就是说,这个外界的温度,将直接传递给移液管内的液体,从而导致其体积的改变;其二,因为移液管自身的玻璃管壁存在一个厚度,而玻璃又无法完全避免因光线在玻璃内传输过程中的折射,因此,从移液管外表面观测到的液体高度与实际液体高度存在差异。而这两点,因为移液器的不同设计,从而得到几乎完全避免。再次,移液器对使用人员的技术要求,远低于移液管对使用人员的技术要求。移液器的准确度。包括精确度,对使用人员的要求不高,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手法,即便是没有经验的操作人员,也能做到精确计量。而移液管则不行,有经验的人员和无经验人员的操作结果误差较大。
相比之下,使用移液器的工作效率远胜于移液管,尤其在多通道和电子移液器问世后,工作效率更是得到革命性提高。
当然,移液器在带来如此多的益处同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其价格要比移液管高,因此,对于具体的实验活动来说,应根据实验时间、要求来据实选择。
对于两者的比较,也有人说,两者都不是绝对的准确,要因人而异,移液管不准的因素大部分来自于操作人,移液枪的不准确性很可能来自移液器本身。单把移液管跟移液枪放那里比,是没有哪个准、哪个不准的讲法。(当然是指经检定符合精度要求的移液管),只不过移液枪的刻度在连续可调时往往要优于移液管。
不可否认的是,移液枪除了与移液管一样存在操作误差外,还存在仪器内部存在的一个误差,而且据悉后者引起溶液配制不准导致后续结果不准的现象在实验室内会经常发生。而移液管只要操作正确、熟练,基本没什么误差,比如,移液管的下端部分误差较大,放液的时候有技巧,如果是5ml的,你只要取1ml。你可以取到5ml,然后放到4ml。
很多实验室都会采用移液枪来配置标液,使用移液枪,大都会关注移液枪是否校准过,
移液枪要送到计量单位校准的,一般不支持没通过自校培训的人进行自校准。
为确保万无一失,移液枪应每个月自己做一次验证,很有必要,你是否自己验证过呢?
验证方法:用同一支移液枪吸取同样的溶液在天平上称量,计算重复性和准确度。
移液管和移液器可以说是各有优点,比如,移液管只能移取单一的体积,移液枪的体积可根据需要改变;一般吸液量小于1mL时,用移液枪,其它用移液管;移液管的颈细长可以深入容量瓶,而移液枪有时候无能为力等等,如何选择,具体还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定,不管是移液管的检定还是移液枪的校准,都是首要的,不可忽视,因为这和后续的分析结果息息相关。
来源:山东省冶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