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808-7372

加入收藏
浏览全部产品分类
发布日期:2021/10/29 11:22:00

化疗/靶向治疗是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然而化疗/靶向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部分患者对化疗/靶向治疗没有响应,而该情况对治疗没有益处,甚至造成无法逆转的身体损伤。目前,尚无临床指南指导医生在治疗前评估化疗/靶向治疗效果,导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体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基于治疗前预测手段缺失的情况,开展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治疗疗效预测对个性化医疗具有临床意义。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高欣团队与山东省肿瘤医院合作,探究治疗前医学影像信息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该研究入组了322例接受一线化疗、靶向治疗或二者联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肿瘤响应组152人,肿瘤无响应组170人,收集了患者的肺部CT影像数据及临床资料(年龄,血清标记物等)。科研人员利用肿瘤原发灶CT影像,借助影像组学方法及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区域的影像学特征具有独立预测化疗/靶向治疗效果的能力,并且融合上述特征构建的模型预测精度达到0.746(如图所示),实现了目前已报道的精度最高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治疗疗效预测。

该研究探索并验证了肿瘤区域影像信息(CT)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治疗效果的预测能力,构建了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治疗疗效预测模型,为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上。

论文链接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治疗疗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

内容来源于  中国科学院

上一篇:上海光机所提出高灵敏海洋地震波阵列探测新方案
下一篇:广州生物院发现血脂稳态调控新机制

标准物质中心_北京谱析标准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_京ICP备202103299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