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808-7372

加入收藏
浏览全部产品分类
发布日期:2021/9/18 8:18:00

化镁“活性”的概念于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和日本首先提出,氧化镁的活性是指其参与或促进反应的能力。活性氧化镁具有较高的表面能与表面吸附态有密切关系,晶型上看活性氧化镁的特点多为晶格畸变、结构疏松和缺陷较多的氧化镁。

氧化镁活性可用柠檬酸值、吸碘值、水化法等检测,因固态物质活性与其表面积成正比,也可利用其表面积大小来判断其活性大小。常见活性检测方法如下:

吸碘值(吸附性能指标)检测,高活性氧化镁又称超轻质氧化镁,吸碘值为120~180 mg/g,吸碘值越大,活性越大,就越轻质。

柠檬酸值(化学性能指标)检测,变色时间越快,化学活性越大,高活性氧化镁柠檬酸值变色时间≤30s; 柠檬酸检测氧化镁活性的原理是氧化镁中的活性氧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与柠檬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当柠檬酸消耗完全时,产生的强碱弱酸盐使得溶液成为弱碱性,从而使得指示剂酚酞变色。

比表面积(吸附性能指标)检测, 物质表面(颗粒外部和内部通孔的表面)在低温下发生物理吸附,吸附法测得的表面积实质上是吸附质分子所能达到的材料外表面和内部通孔内表面之和。

笔者认为,以上方法都可以用来检测活性氧化镁,所用的设备和试剂不同,最终的显示结果不同。

来源:河北镁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一篇:钠钙硅玻璃中氧化镁的测定
下一篇:使用聚合氯化铝在温度上有什么要求呢

谱析_标准物质中心  版权所有_京ICP备13023377号-3